logo img img
返回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大鱼游戏官网汉化安卓:为“另一半农业”找到好归宿
发表于:2023-12-17 21:07:32来源:大鱼游戏官网bigfish 作者:大鱼游戏汉化 分享至:

  农作物春种秋收,产物一半在果实,一半在秸秆。果实和秸秆都是农业生产成果,但长久以来,人们往往收获果实后,却忽视了另一半秸秆的价值。以往,秸秆被当做“废物”焚烧,不仅污染自然环境,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如何处理好“农业的另一半”?综合利用是最好归宿。一根根枯黄的秸秆被绞碎后还田,被运进工厂加工成饲料、燃料……秋收时节,我们可喜地看到,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在黑土地上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秸秆综合利用攻坚战。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成为我市解决秸秆问题的主旋律。不再焚烧秸秆、主动为秸秆寻求出路,成为农民们的共识。

  到2018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收集、储运、加工产业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这一目标让我们正真看到了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信心与决心。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除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更需要各地政府部门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科学地确定秸秆多元化利用的结构和方式,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力度,充分调动起每个方面的积极性,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产业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向。这就需要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所有的环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各方利益合理兼顾的长效机制,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

  我们期待着,告别焚烧命运的秸秆经过综合利用后都能得到“重生”,发挥出“另一半农业”的最大价值,为农民创造新的财富。

  秸秆喂羊,羊产生的粪便用做沼气池原料,沼液、沼渣作为农作物肥料还田……在很多地方为秸秆处理发愁的时候,榆树市弓棚镇喜迎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秸秆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说起秸秆处理,合作社负责人蒋恩凯也曾非常头疼,他和记者说,合作社所在的弓棚镇荣誉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村,全村90%以上的耕地种植的都是玉米。前几年玉米收获后,秸秆除用做农户的日常生活燃料外,其余全部在田间进行焚烧,焚烧过程中,不仅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当时地里随处都能看到焚烧的火点,呼吸都有一股烟熏火燎的味儿。”而合作社所经营的200余公顷土地产出的秸秆,更是让蒋恩凯犯难。

  怎样才能完全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甚至变废为宝,给农民带来收益?蒋恩凯四处寻找答案。2015年,他终于找到了一套秸秆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合作社在榆树市农业局、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开始建设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5年8月,合作社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羊舍1栋,引进小尾寒羊和南非杜泊两个品种,合作社的剩余秸秆全部被用做养殖饲料,通过羊进行过腹转化成沼气的原料羊粪及尿液,再通过沼气池进行沤发成沼液、沼渣,用做种植大豆的肥料,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产业循环经济,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一个项目,我们解决了秸秆问题,同时产生的有机肥料种植绿色生态大豆。我们的大豆申请绿色标识,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蒋恩凯面临的难题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和发展,喜迎春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可出栏3000只羊,养殖收入近百万元,不仅解决了合作社剩余秸秆的问题,还进一步消化了周边农民的玉米秸秆。

  “现在来看,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在秸秆处理上作用很明显。”蒋恩凯表示,合作社将继续扩建牧业小区和秸秆青贮窖等基础设施,达到年存栏种羊1万只,出栏商品羊2万只到3万只,转化650公顷玉米秸秆。

  农作物是大自然的馈赠,天然绿色,经过合理规划利用,必定无废皆宝。勤劳让大地丰收,思考让百姓富裕,人类智慧无穷。

  庄稼收割后,一地枯黄的秸秆。有些人犯愁,有些人却满心欢喜。德惠市布海镇十三家子村的村民今年特别省心,因为他们地里的秸秆根本不用操心,村上的常丰家庭农场会统一收、统一运走。

  据了解,布海镇共建了10处秸秆存放地,十三家子村上就有一个,大大方便了农民回收秸秆。而常丰家庭农场利用自己的农机优势,义务帮村民回收秸秆,村民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今年秋收最近一段时间天儿不好,玉米全部收完还得几天,然后才能收秸秆。但是不管怎样,村上的地我们咋也得帮忙收完。”常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牟长义如是说。

  早在年初,牟长义通过学习了解到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知道秋收后玉米的价格不容乐观。又通过考察,知道了秸秆作为一种新能源,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好。他跑了几家秸秆厂和电厂,落实颗粒化秸秆的销路问题。终于,他的观点得到了社员们一致支持,于是他们购进了一台秸秆颗粒机。“这两天就到货了,等玉米收完了,设备就开始调试,组织生产了。”牟长义说。

  记者从国能德惠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王经理处了解到,“秸秆按质量等级价格也不一样,未经过加工处理的秸秆收购价格大概在一吨255元~300元,但经过颗粒化处理的质量好的就可以卖到一吨600元左右,甚至更高。”可见,在有些人眼里是“废品”的秸秆,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黄金”。

  牟长义帮农民算了一笔账:每公顷玉米大概可产出3吨秸秆,秸秆颗粒化后收购价格约在一吨600元,利润可达到一吨140元~150元。“我们这儿的地差不多能出800吨秸秆,这部分就可增收10万多元,基本上可以收回设备的投入了,来年就有账算了。”

  困难的出现会打倒某些人,却让另一些人努力寻找出路,最终柳暗花明。好的出路甚至会让前景更加美好。

  一堆堆玉米秸秆被粉碎、过筛、烘干,然后进入专业机器设备中压磨,一块块深褐色的长方体秸秆燃料块便从机器的另一端“钻”了出来……日前,在榆树市神农生物质能源公司,负责人陈亮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秸秆燃料块生产项目,今年他们收集转换玉米秸秆量达到4万吨,相当于一个乡镇的秸秆总量。

  “我做的事情就是把农民头疼的秸秆变成清洁环保的宝贝。”陈亮原本是从事建筑行业的,谈起转行秸秆综合利用,还要从2011年他的一次“偶遇”说起。“当时正值秋收尾声,去外地办事时,我看到沿途焚烧秸秆的现象比比皆是。很长一段路都被浓浓的烟雾笼罩,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不说,对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破坏。”陈亮回忆,这一场景对他触动很深,应该寻找一个好方法把秸秆变成可再利用的资源。正是在那次行程中,他在外地看到了刚刚出现在市场上的生物质锅炉,这种锅炉以玉米秸秆压缩块为燃料,代替煤炭用来取暖做饭。“榆树秸秆资源丰富,国家政策鼓励,还能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问题。”陈亮决定向农作物秸秆处理领域发起挑战。

  建设厂房、收集秸秆制成燃料块、生物质锅炉取代传统煤炭锅炉、灰分还田……几年下来,陈亮在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上投入超过2000万元。“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没太多回报,但我看好整个市场未来的前景。”他向记者介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冬天一般会用燃煤锅炉取暖。秸秆燃烧块与煤相比体积小、重量轻,燃烧性能好,燃烧过程中无烟、无味、无渣。其含硫量和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极低,燃烧后的灰烬则可以变废为宝,直接用到地里做肥料。

  有着这样的优势,慢慢的变多的农户也开始选择这种新的采暖方式。几年来,榆树5个乡镇安装生物质锅炉2000多台,每年消耗秸秆燃料块6000多吨。今年,城郊街道和神农公司签订合同,区域内秸秆全部捡拾打包制成燃料块,1722户农户整体安装生物质锅炉。榆树市能源站副站长金晓林介绍说,榆树市对购买生物质锅炉的农户进行每台1000元的补贴,秸秆能源块每吨补贴150元(每年补贴两吨),鼓励农户购买使用生物质设备燃料,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步伐。

  “下一步我们准备结合省里推出的‘低碳能源示范乡镇’建设,跟更多乡镇合作,在当地建设加工厂,达到全乡镇秸秆不焚烧,户用生物质锅炉安装入户率超过80%。”对于未来的发展,陈亮充满信心。

  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环保,这样的产业可谓朝阳产业。渴望致富的人有理想,关爱环境的人有情怀。

  一把玉米叶经过一双双灵巧的手编织后,便成为精致中透着原生态气息的草帽、收纳筐、蒲团、挂件饰品、拖鞋、枕头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这些榆树市大岭镇“巧姐”们的作品现在在网上供不应求,受到都市白领的青睐。

  “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草编,现在做这个,完全是由一条短信引发的。”在榆树市大岭镇,记者看到了当地的“巧姐”带头人“80后”周艳文。说起从事草编行业,她和记者说,今年6月份,她收到一条短信,得知长春市妇联要举办2016年度首期草编培训班。正在为自己家庭农场里的农村妇女创业增收发愁的周艳文看到了机会,马上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参加完首期培训班,她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当地妇女的好项目。“首先我们这里原料多呀,玉米叶到处都是。另外,也适合农村妇女的真实的情况,随便什么时间都能编,不耽误照顾家里。”于是,她先后组织当地129人分批次参加了后几期培训。培训班结束后,她把老师请到大岭镇举办了12次培训班,对当地的600名农村妇女进行培训。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实践,今年8月份,“巧姐”们的草编产品正式“问世”了。

  产品有了,怎么卖出去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呢?“我们是误打误撞做成了微商。刚开始做草编的时候,每完成一件作品,姐妹们都充满自豪感,纷纷在朋友圈里晒视频、照片。没想到这一晒,把销路打开了。”现在她们的产品在网上卖往全国各地,她们还为企业和个人进行量身订制,通过玉米叶染色将企业和个人名字编织在产品上。

  销路有了,周艳文开始琢磨怎样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市场上同种类型的产品多,而且这类产品不易损耗。”可不能改变草编的属性把它变成消耗品?她的想法迅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一些商家用有企业名称的草编产品作为产品外包装进行销售,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反响。“我们现在给黑龙江一家销售五常大米的企业编织小粮囤形状的外包装,极具东北特色,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客户。”现在,木耳销售企业、果蔬采摘园也开始在她们这里订购专用外包装草编小筐。

  如今在大岭镇,在周艳文的带动下,全镇有300多名妇女稳定从事玉米叶草编工作,并成立了榆树市巾帼草编专业合作社,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解决了玉米秸秆处理难题。

  周艳文拿起一个编好的样品和记者说,“编这样一个小筐需要0.25公斤玉米叶,我们在网上的售价是25元,这样算一下,草编产生的利润很惊人吧,比玉米的收入高太多了。每个参与草编的妇女一年要用掉100公斤玉米叶,收入达到1万元。这300人一年就得需要3万公斤玉米叶,现在大家伙再不舍得把秸秆一把火烧掉,这也算我们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做的贡献了。”周艳文笑着说。

  巧思伴着一双巧手,勤劳的农村妇女为社会创造着精美的产品,也为自己创造着财富,而妇联培训这个好平台可以让我们点个赞。

上一篇:大兴文明网 下一篇:市民定制洗衣柜遭遇商家耍赖 律师:商家已构成违约消费者可起诉